日光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视觉艺术的现象学目光所见皆为现象,艺 [复制链接]

1#

《巴尔扎克像》一经问世,就引起一片哗然,有人说它是“印象主义”,是怪异、病态的表现,是脱离现实人体的造型,更有过激者把这件作品说成是“麻袋里装着的癞蛤蟆”。

而作者罗丹却这样认为:“《巴尔扎克像》是我一生的顶峰,是我全部生命奋斗的成果,我的美学理想的集中体现”。

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大的评价反差,主要是人们对视觉艺术以及艺术现象认知能力出现的分歧。《视觉艺术的现象学》是一本研究艺术本质类书籍,作者从具象、意象、抽象艺术的现象出发,用实例来讲解,给读者一个总体认识,便于深层次理解艺术现象。

所见的现象,并不一定是所理解的内涵

有人认为《巴尔扎克像》是19世纪末颓废风气和精神错乱的象征。而诗人波德莱尔则称赞巴尔扎克塑像为“一个文明及其所有战争、理想和愤怒的产物”。诗人里尔克认为巴尔扎克的身体体现了创作的自豪和傲慢,以及眩晕与迷醉。同一件作品,不同人给出不同的看法。

在众多争议面前,法国文学家协会决定废除合同,理由是他们在“粗制滥造的草稿”中很难认出巴尔扎克的形象。

《巴尔扎克像》在罗丹年接受法国文学家协会的一份订单,原定一年半的时间交作品,罗丹却整整耗费七年的时间才塑造完成。罗丹一直很崇拜巴尔扎克,因此能为已故文学大师巴尔扎克塑像他非常高兴。为了更好地完成作品,罗丹一口气制作了17尊巴尔扎克塑像,但都不满意,因为创造形似的巴尔扎克不是主要的,他要考虑这位法国大文豪的史料中更深层的东西。文学创造者才是巴尔扎克的主要贡献,想通过一件作品,才找到了代表文学巨匠传奇一生的亮点。

罗丹就是要创造一个热情工作,克服困难,战斗不息的一个文学斗士,微昂的头颅,蓬松的头发,犹如觉醒的雄狮,饱含无穷能量。身着睡袍,暗示不分昼夜的写作,表现巴尔扎克勤奋与不辞辛劳地面对工作。

罗丹去世22年后,人们逐渐认可了这家作品,体会到艺术家表现的真谛,巴尔扎克不是光鲜靓丽的明星,他是一个辛苦劳作的耕耘者,工作才是他最美的样子。这件作品出现时,很多人都被他表面的粗糙和简约所局限,认为它配不上大文豪的身份,忽略了真实的突显胜过任何一件华美的外衣。艺术的现象并不是能单纯理解成现象,它还是内涵的有利传递者。

理解艺术现象,从理解地域文化开始

艺术语言和艺术手段表现着艺术现象,现象也是语言的传达。以绘画为例,它语言包括:点、线、面、色,用这些去表现一幅作品。

《韩熙载夜宴图》和《拿破仑一世加冕》都是群体人物绘画,我们会发现结构与表达手法都不一样,中国绘画讲究布局,疏密关系,虽然《韩熙载夜宴图》是一幅画,却分为四部分情节;西方绘画更多的是讲究空间,透视关系,侧重主题和中心人物,把主要矛盾焦点放在醒目位置,细节处理,着意放大。

《泼墨仙人图》和《教皇英诺森十世》两幅都是人物画,《泼墨仙人图》寥寥几笔,带出一个大写意的人物形象,表现仙人飘忽不定,自由随意;《教皇英诺森十世》利用写实刻画手法,对人物的神情进行细节处理,从眼神,嘴角,面部表情,使人清楚判断教皇英诺森十世是一个阴冷狠厉的角色。

中国人喜欢温婉含蓄,意在笔先的表达;西方人追求真实准确,粗犷大气,文化的差异,流露艺术语言的不同,理解不同的艺术现象,先从理解地域文化开始。

学会欣赏不同类型的艺术现象

初看,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很容易让人一头雾水,画面上幼稚的线条,错乱的形体怎么也能成为世界名画。如果你知道那些错乱都是作者有意为之,你就会再问一句:“为什么?”

格尔尼卡是西班牙北部巴斯克的重镇,纳粹的轰炸机轰炸了这里,无辜的小镇居民被炸得支离破碎,场面惨不忍睹。

毕加索采用了写实象征性手法,以单纯的黑、白、灰三色营造出低沉悲凉的氛围,这件巨幅画作就是为了表现法西斯战争给人类的灾难。有一种现象它的存在不单单是为了美,更是为了纪念人类曾经走过的悲痛。

超写实艺术的欣赏。冷军作为近代超写实绘画的大师,把人物象刻画得惟妙惟肖,获得一众粉丝的追捧,很多人喜欢他的作品,因为平凡无奇的东西,在画家笔下就赋予新的生命,让人久久不能忘记。艺术现象就是这么奇妙,好像一个放大镜一样,把你平时忽略的东西呈现在你面前,让你对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超写实是一种追求极致的美,好欣赏却不好容易掌握。

视觉艺术无处不在,我们要尽可能多地学会欣赏它们表现不同风格的美。

最后

无论是具象,还是抽象,无论的雕塑,还是建筑,都是艺术呈现出来的一种现象,想要很好地体会和理解创造者的真实表达,都需要更多地了解艺术家创作背后的故事,与艺术家透过作品形成心灵的共鸣。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作者介绍:安逸

喜欢读书、写评,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好读。

∽欢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