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浪漫主义美术德拉克洛瓦 [复制链接]

1#

薇艘光国绘画课堂

欧仁·德拉克洛瓦(-)

德拉克洛瓦不但尊重当代进步艺术家,而且极为推崇古代艺术大师。他之所以能进入艺术之门,得力于他的舅舅里兹内尔的帮助。作为大卫的学生的里兹内尔发现了他的艺术才能,鼓励他于年进入美术学院盖兰画室学习。在那里他认识了浪漫主义的先驱热里科,并深受其影响。

他与历史画家格罗和保皇派画家热拉尔交往;他博览群书,特别喜欢但丁、莎士比亚、拜伦和司各特的作品;他为歌德的《浮士德》作的插图深受老年歌德的赞颂;他盛赞米开朗琪罗、提香、伦勃朗、D.委拉斯贵支,特别崇拜鲁本斯和康斯特布尔;他与诗人C.波德莱尔有着亲密的友谊,对莫扎特的天才赞叹不已。只要拿起画笔,他的浪漫主义激情就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发出巨大的叫啸,他画画就像狮子吞食猎物一样,一气呵成,所以人们把他叫做“浪漫主义的狮子”。

在表达感情的深度与力量方面,除去伦勃朗外,没有人能与他相比;在表达运动的激烈和气势方面,除鲁本斯外,很少人达到他那样动人心弦的程度;在把抽象的冥想和寓意的东西变成艺术形象上,除米开朗琪罗外,没有人具有他那样的才能。

德拉克洛瓦曾师从法国著名的古典主义画派画家雅克·路易·大卫学习绘画,但却非常欣赏尼德兰画家彼得·保罗·鲁本斯的强烈色彩的绘画,并受到同时代画家热里科的影响,热心发展色彩的作用,成为浪漫主义画派的典型代表。

艺术家的另一突出贡献在于“发现了固有色在阴影中和在高光下的变化,以及色彩的对比关系。”(“当代艺术的思考”阮云华)这一点已经在作品《十字军进入君士坦丁堡》和《自由领导人民》中已经体现出来。他的画作对后期崛起的印象派画家和梵·高的画风有很大的影响。他的著名画作“自由领导人民”是对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名作“悲惨世界”的呼应。据说印象派画家从他的作品“十字军进入君士坦丁堡”前景的女人背部色彩运用上得益不少。他曾经为波兰音乐家肖邦画了著名的画像。他访问过阿尔及利亚和非洲,创作了大量异国风情的作品,甚至潜入伊斯兰教徒的后室画出“阿尔及利亚女人”。

德拉克洛瓦作品解读:

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布上油画*cm法国巴黎卢浮宫

该画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表现如火如荼的革命场景,包括其中有原型的历史人物开象以及作者自身的参与,都表现了这幅画高度的现实意义。但这幅画被称作德拉克洛瓦浪漫主义风格的代表作,则是因为这幅画中的场景是颇为集中的浪漫主义场景,其中的自由女神更是具备“半人半神气质的一个理想化人物”。她长着古希雕塑般的轮廓,露上身,穿着朴素古典的衣着,走在革命队伍的前面,右手高举:三色旗。脸朝向人群,似在号召着人们革命到底。这样就能获得自由。与周围身穿现代服装的男士们相比,她更像一个抽象的人,代表着最高的精神与意义。她健康,有力,坚决,美丽朴素,领导着工人、知识分子的革命队伍奋勇前进,寄托了国家的革命感情和对英雄气概的向往。恰如其分地表现了现代社会最核心的政治主题:自由与民主。

《自由引导人民》是画家在上百幅“七月革命”街战的草图的基础上定稿的画面,全画采取顶天立地的构图形式。倒在地上的尸体、战斗的勇士以及高举法兰西旗帜的女子,构成一个稳定又蕴藏动势的三角形。象征自由、平等、博爱的三色旗位于等腰三角形的顶点,自由女神的人群的头部的横竖黄金分割线的位置,场面宏伟,构图组织井然有序。他们身后都是一往无前的战士,远处的建筑是巴黎市中心的标志——巴黎圣母院。以一个象征自由的女神形象为主体,德拉克洛瓦的浪漫气质造就了这样一位袒胸露怀的女子形象,招呼着后方的人民,将神话中的自由女神与浴血奋战的人民安排到一起,她长着希腊雕塑般的轮廓,穿着朴素古典的衣着,与周围身穿现代服装的男士们相比,她更像一个抽象的人,代表着最高的精神与意义。紧跟她前后左右的是工人、市民、孩子、学生等。她的右方是一个持着双枪的少年,急速向前奔跑,表现了为了自由全民参战的的情景,他象征少年英雄阿莱尔。一名受了重伤的青年工人正抬头仰望自由女神的三色旗,前景右侧有两名政府军的士兵倒毙在地上,左侧躺着一位为自由而献身的起义者。他们手持武器,踏着血迹和尸体奋勇前进。她的身后有两个工人挥舞着尖刀,表情刚毅,显示出愤怒的神色。人群上方则是阴霾的天空。画家将他本人也画到作品里面,头戴高礼帽,身穿燕尾服,手中紧握长枪,大声疾呼,号召人民以伟大的过去为榜样,起来进行斗争,进行革命。

德拉克洛瓦在创作该幅油画时,用法兰西共和国国旗的红、白、蓝三色作为这幅画的主色,画面中描绘的自由女神高举三色旗,左手拿枪,赤着脚,正领导着人民迎风前进,明确的主题表现出女性坚强、勇敢的一面。在弥漫着浓浓硝烟的背景中,低纯度的人物刻画突出了两面中心的女神形象,红色的旗帜更是显得格外醒目,强烈的色彩对比使画面热情奔放,给人十足的力量感。

德拉克洛瓦《但丁之舟》()布上油画*.5cm法国巴黎卢浮宫

取材于但丁名著《神曲》的油画《但丁之舟》(又译《但丁和维吉尔》),画面上,头戴月桂花环的诗人维吉尔正引导他的伙伴但丁乘小舟穿越地狱;船头,一位裹着长条蓝布的赤身男子为其摇橹。浪花翻卷的河水中,几个被罚入地狱者紧紧抓住小船不放;其中还有一个女子,水珠在她身上闪光。近看,那些飞溅的水花其实就是红绿互补色中黄色和白色的涂点。如此精练的手法,如此真实的效果,不能不令观者惊叹。艺术史家认为,《但丁之舟》的悲剧性感受是对米开朗琪罗和鲁本斯的缅怀,其所表现出来的画家的执拗个性则奠定了德拉克洛瓦在法国浪漫主义画派中的先行者地位。

欧仁·德拉克罗瓦在这幅画中展示了新颖的审美观和表现手法,与大卫及其后继者安格尔的古典画风截然不同。欧仁·德拉克罗瓦的作品充满活力的布局、富于动感的画面、奔放的线条和带有鲜明色彩的笔触,动摇了一切视觉的习惯。

画中在风浪里颠簸的小船,象征着人们被激情所折磨的情景,和被死亡威胁的悲剧,这样的主题在德拉克洛瓦的画中时常出现。在这幅画里,他运用了对比色调,以突出主题,两个站立的、裹着大衣的人物的衣着色彩,为互补的绿色和红色;这和惨烈的旋风以及一群扑向渡船的冥界裸身人物,形成鲜明的对照。

德拉克洛瓦《希奥岛的屠杀》()布上油画×cm法国巴黎卢浮宫

《希奥岛的屠杀》是德拉克洛瓦的第一幅成名作品,以希腊独立战争中的一个真实事件为题材。德拉克洛瓦以极大的同情心描绘了这场残酷的屠杀,画面中大片的天空使残酷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画家有意将大屠杀场面推到远方,而突出前景中的人物和情节。人物形象忧伤悲壮,展示了画家的激情。色彩的丰富充分体现在所有那些忽暗忽明的调子里,远处呆滞不动的背景上天空低垂得令人窒息。画中的每一笔触、每一色彩都鲜艳浓郁,充满了强烈的生命力。

《希奥岛的屠杀》描绘了土耳其侵略军疯狂掠夺和屠杀希奥岛上手无寸铁的和平居民的情景。画面上土耳其侵略者骑着高头大马,腰挎弯刀,骄横地拉着马缰绳从画面右端横冲过来,马身上还绑缚着掠夺来的年轻妇女。画面的右前方一个奄奄一息的年轻夫人裸露着上身躺在地上,她的幼儿趴在她的身上正寻找活命的母乳。一个绝望的老妇人坐在她的身边,神情黯然,好像在叩问苍天:“正义何在?”一对青年男女紧紧抱在一起,不愿面对这悲惨的一幕。画面左端神情疲惫的人们依偎在一起,一个濒临死亡的年轻母亲正与泪流满面的孩子作生死诀别。后面一个孩子抱着父亲失声大哭。画面的背景是一片贫瘠的荒原,远方还能看到逃难的人群和躺在地上的尸体。整个画面呼天抢地、凄惨无比,正义与邪恶、征服与被征服被浓缩在方寸之间。无辜平民撕心裂肺的痛苦与侵略者残暴无情的面孔形成鲜明的对照,婴幼儿无助的哭喊以及生死诀别的悲惨场面无不让人为之动容。难怪此画在沙龙展览时,学院派画家格罗看到后倒吸一口凉气喊道:“这简直是绘画的屠杀!”

画面上的色彩运用极有力度,画家用奔放和富有激情的笔触,把黄色、黑色、红色以及白色交织运用在一起,形成了色彩斑斓的场面,让人目不暇接。并且色彩的运用分成了远近两个对应的层次,遥相呼应,使整个画面色彩丰富、热烈、饱含激情。画面上明暗对比也十分强烈,画面的前方是亮色,而后边则是黑色,对比得十分鲜明,增加了画面的表现力。据记载,巴黎的著名评论家戈蒂叶曾这样评论这幅画:“强烈的色彩,画笔的愤怒,它使得古典主义者如此不满与激动,以致他们的假发都发抖了。而年轻的画家感到非常满意。”画中的人物造型也很有特点,为了突出悲剧性,画家把人物形象以半裸的形式表现,并且通过不同角度选择了不同的惨烈情景进行集中描绘,达到了极好的悲剧效果。

德拉克洛瓦是极富正义感和人道主义精神的浪漫主义画家,他用自己富有激情的画笔和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表达出了对正义的呼喊,也反映出了当时人们追求民族独立、民主、平等的情怀,在人类的绘画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德拉克洛瓦作品欣赏:

德拉克洛瓦《画室一角》()布上油画51*43cm法国巴黎卢浮宫

德拉克洛瓦《萨丹纳帕路斯之死》()xcm法国巴黎卢浮宫

薇艘光国绘画课堂

德拉克洛瓦《美狄亚杀子》()布上油画xcm法国里尔美术宫

落幕:

年8月13日,这位巨匠在巴黎菲尔斯滕贝格广场的公寓中逝世。他的遗产管理人在他的画室里找到他的作品共多件,其中油画件,粉画和水彩画件,素描件,铜版画24件,石版画件,速写本60余本,另外还有构思的草图、记忆画、古代大师作品的临摹等。其中有一部记有对色彩学深入研究的日记。

德拉克罗瓦是法国人民的骄傲,他的大部分作品被保存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卢浮宫专为保存他的作品辟出好几间展室。

声明:资料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删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