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权威湿疹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rczy/210405/8814564.html打卡传说中的最美书店——钟书阁的时候,说实话很失望,胡乱放置的镜像,试图营造空间感,可只让人觉得无序而眩晕,实际上空间很小,书也不多,内心OS:又一次被抖音骗了。不幸中的万幸,偶遇了一本书——《如何欣赏中国画》。
阅读体验:可读性强不矫情娓娓道来却句句直戳重点
对国画,陌生又熟悉。说熟悉,从小便知道,顾恺之的《洛神赋》、阎立本的《步辇图》、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
有时候看窦文涛,从圆桌派上偶尔聊起跟父亲吹牛家中挂的价值一个亿的宋画(实则是印刷品哈哈),又看到《锵锵行天下》在异国他乡拜访曾获得过诺贝尔加奖的土耳其作家费利特·奥尔罕·帕慕克,发现这位外国作家书房中藏着《五代宋元山水名画》这本书,还悬挂着国画,一边看土耳其风景,一边看中国风景。
书归正传。《如何欣赏中国画》对于门外汉而言,是一本很好的国画科普书。比如,书中用国画与西画实例做对比,让人一目了然写意与写真、形似与神似。
伦勃朗《自画像》的艺术成就,在于通过高度“写真”背后的“写意”,画面充分表现了主角内心的情感世界,叫人看后动容。
蠕动的意态和生命的气息是明代陈淳《写生册——桑蚕》的焦点。
又如人物画。我国的传统人物画别具一格,巅峰时期在唐代,不论画的是仕女或是帝王将相,都不注重描绘人物的个人特征,甚至有的面容十分相似。而西方人物画往往有着强烈的个人特征。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中的少女,眼神和面容都极具个人特征,是西方肖像画的精彩之作。
《簪花仕女图》中共有六位人物,但四位主角的面貌、发饰、身段,以至姿态和气质,都很相似,看不出她们之间有任何面貌上、性格上的分别。感觉上不禁令人怀疑,周昉画的是否是同一个贵妇的四种造型;同时,由于这些造型缺乏个人特征,很难使人信服画中贵妇是现实中的人物。
再以山水画、风景画为例,通过东西方绘画作品对比,其构图方法、表达等都有不同。
西方的画家喜欢以大自然中慑人的自然力量为题。图为英国浪漫主义大师特纳(WilliamTurner)的《沉船》(Shipwreck)。构图基本类似于我们现在的照相机,眼睛看到是什么样子、手机拍到是什么样子,画出来也几乎是这样。
《早春图》采用典型的三远透视法,在现实生活中几乎见不到这样的呈现,但是画作于方寸之间,可以把不同比例的内容放置的非常好。中国古代文人注重的是天人合一,借助画作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理解、对生活境遇的解读、*治理想的阐述等。
①视点由山前望向山后,是为“深远”。②视点由低处望向高处,是为“高远”。③视点从高处望向远处,是为“平远”。
备注:图片源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