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李可染艺术基金会推荐作品专题山水篇永樂 [复制链接]

1#
北京湿疹中医医院 http://pf.39.net/bdfyy/dbfzl/210405/8814597.html

值此李可染先生诞辰周年之际,于永樂秋季拍卖推出「李可染艺术基金会推荐作品专题」,专题内涵李可染先生书法、山水作品,大部分作品经李可染艺术基金会审定,并即将出版于《李可染全集》。

“54年在北海公园山顶小小的悦心殿中举行了李可染、张仃和罗铭三人的山水画写生展览,这个规模不大的画展却是中国山水画发展中的里程碑,不可等闲视之。他们开始带着笔墨宣纸等国画工具直接到山林中、生活中去写生,冲破了陈陈相因、日趋衰亡的传统技法的程式,创作了第一批清新、生动、具有真情实感的新山水画。星星之火很快就燎原了,建国三十余年来的山水画新风格蓬勃发展,大都是从这个展览会的基点上开始成长的。——吴冠中《魂与胆——李可染绘画的独创性》()”

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李可染先生融东西绘画艺术之长,以积墨和逆光为艺术语言,变革了传统水墨的黑白关系。其牧牛图简淡悠远,天趣盎然;山水画则笔墨沉厚老辣,气象雄浑博大。不论是山水、人物及书法艺术,其作品都体现着中国传统美学的原则,在宾主、虚实、轻重等对立的一般关系里,在诗与画、戏与画、音乐与书法之间的联系与差别里,在风格的严肃与活泼、雄浑与灵巧、沉郁与清新、博大与缜密等对立统一的关系里,都显示着他与众不同的艺术个性。

「江山如此多娇」李可染把这一名句当作他在旅行写生时的座佑铭;并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祖国江山的描绘者、歌颂者。「李家山水」的形成与写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他曾说:“写生,是熟悉描写对象必不口了少的关键。你的艺术要有时代精神,要发展,要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只是学习传统,遍览中、外艺术是不够的,主要是……到生活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然后进入创作过程,使自己的作品富有时代气息和现实感。”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李可染数次外出写生,包括年与张仃、罗铭赴江南写生,年又去祖国各地旅行写生,这些无疑都对其山水面貌的最终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LOT李可染湖边春色

年作镜心?设色纸本

43.5×32.5cm?约1.3平尺

估价:RMB?1,,-2,,

题识:湖边春色。可染在太湖写生。?

钤印:可染

出版:《李可染的世界·写生篇——千难一易》页61,广西美术出版社,年7月。?

展览:「李可染的世界·写生篇——千难一易」北京画院美术馆,年。

说明:1.作品即将出版由李可染艺术基金会与浙江大学出版社携手编辑的《李可染全集》。

2.作品已收录李可染艺术基金会-李可染艺术库,作品编号:LKRAF-D-。

年,是李可染最关键的一次长途写生,历时八个月,行程数万里,作画近二百幅,从「对景写生发展到对景创作」。他的代表作有《鲁迅故乡绍兴城》、《万县》、《江城朝雾》、《嘉定大佛》、《峨眉山秋色》、《巫峡百步梯》等。返回后,在中央美术学院大礼堂举行「李可染水墨山水写生作品观摩展」三天。

李可染年作《鲁迅故居百草园》

李可染年作《兰亭图》

LOT李可染桂林兴坪

年作镜心?设色纸本

54.5×44cm?约2.2平尺

估价:RMB?1,,-2,,

钤印:李、可染

出版:1.《李可染的世界·写生篇——千难一易》页,广西美术出版社,年7月。

2.《所要者魂——李可染》页98,上海书画出版社,年。

展览:「李可染的世界·写生篇——千难一易」,北京画院美术馆,年。

说明:1.作品即将出版由李可染艺术基金会与浙江大学出版社携手编辑的《李可染全集》。

2.作品已收录李可染艺术基金会-李可染艺术库,作品编号:LKRAF-D-。

李可染年作《清漓帆影》

李可染年作《流岩一景》

从年开始的桂林之行对于李可染自家山水面貌的形成显而易见,桂林的山光水色,阴晴风雨,给了他以笔墨功夫来捕捉大自然丰富变化的机会,湖光水色给予其以笔墨来捕捉大自然微妙变化的机会。李可染以真实山水作为基础,吸收了油画中的光影技巧,将东西方表现方法融汇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深远的空间,那丰富的层次和强烈的光线效果,形成了李可染绘画中「逆光山水」的独特风貌,把大自然的万千变化尽收笔底,从此作中颇可触摸到李可染山水画之发展脉络。

此图写山脱离了传统的山石形象,不重山石的造型、皴法,而是借用西法直面自然,为「四王」以来的符号化山石重新找回了大自然的真实面貌。画中山石没有了传统的某家皴法和点法,而是纯以墨染,并借用西画之光影法,注重表现山体的真貌,强调现实感。山体的深度感被削弱,平面块状感被强化,其整体造像呈方拙的感觉,如同巨大的纪念碑一般。浓淡水墨染出画面氤氲雨意,把植被与山体纠结在一起的郁茂幽邃的自然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屋顶房瓦并不细细勾勒,而是也以浓淡墨色粗笔写就,与屋旁青山相映成趣。人、屋置于青山之中,也使此仙境美景化为人间天堂,令人流连忘返。

LOT李可染看山图

年作镜心?设色纸本

68×44.5cm?约2.7平尺

估价:RMB?,-1,,

题识:雨势骤晴山又绿。一九八四年,岁次甲子春,白髮学童李可染画。

钤印:李、可染、孺子牛

说明:1.此作为萧娘水旧藏。萧氏,字金题,乃新加坡著名实业家、收藏家。在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与李可染、吴作人、何海霞、关良、黄永玉等众多近现代名家相熟稔。性豪爽,多以名贵药材贻赠艺坛诸老,故所得写赠多为佳作。

2.作品即将出版由李可染艺术基金会与浙江大学出版社携手编辑的《李可染全集》。

3.作品已收录李可染艺术基金会-李可染艺术库,作品编号:LKRAF-C-。

李可染画牧牛图

李可染画牛稿

此作取南宋华岳《骤雨》一诗中「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之诗意。水牛悠然前行,牧童手抓牧绳回望群山,似乎还未从之前大雨骤至的慌乱中回神,雨止风收,水汽氤氲于山间,更显翠绿。李可染精湛的绘画技法与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在此作中淋漓尽致地展露无遗。水牛以中号笔蘸重墨在纸上皴擦,墨块结实,笔痕有力;再以细笔蘸浓墨勾出牛角、眼、嘴、蹄以及牛尾,水牛稳重强健、倔强可爱的形象呼之欲出。牧童姿态灵活,天真纯朴,空山新雨,烟霞迭翠。一半山水,一半牧牛,结合完美,诗情画意,爽朗清新,美不胜收。

LOT李可染蜀山春雨镜心?设色纸本

68×45cm?约2.8平尺

估价:RMB3,,-5,,

钤印:老李?

出版:《李可染水墨山水写生画集》页28,人民美术出版社,年。

说明:作品即将出版由李可染艺术基金会与浙江大学出版社携手编辑的《李可染全集》。

出版物封面及内页

“黑”、“满”、“崛”、“涩”的艺术内涵形成了李家山水独特的艺术形式。在千万奇峰的草稿上描绘出伟大祖国河山的新面貌。在浑厚深邃、静默灵动的美学表现中。同样是讴歌祖国大好河山的红色题材,《万山红遍》浓烈激昂、酣畅淋漓,《蜀山春雨》则将诸多绘画元素与艺术语言统一,不紧不慢、娓娓道来,别有一番诗情画意。

《蜀山春雨》把蜀地初春的风景概括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占据画面大部分空间的厚黑山峦,墨色湿润,呈现了春雨中的迷蒙之感。山峦的前后穿插、阴阳向背以及植被的深浅疏密被表现得丰富微妙,体现了李可染山水画中对山体塑造的饱满、结实、紧凑的特征。而在层层渲染的墨色山林中,处处都有令我们眼前一亮的神来之笔,如近景处表现溪水活脱出挑的「飞白」、「留白」的村落;宛如山体高光、反光的「挤白」以及游移在远山间的氤氲之白,画家巧妙地制造出强烈的对比,通过几处亮点串联成画面的观赏线索。前景处聚落式的房屋白墙黛瓦,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清溪从山涧间蹦出,清新明朗;点染在溪岸和村落中的火红的杏花是那样的灿烂,令人耳目一新。

李可染践行山水写生,历时数十年,他升华「写生」提出「采一炼十」的创作主张。李可染从「对景写生」过渡到「对景创造」方面倾注了很大心力,其中期山水画显示了「正中见奇」为特征。实现了从「写实」到「写意」、从「写生」到「创作」、从「写境」到「造境」的转变,体现了艺术家呈现物象本质特征的极致追求。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