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真正的好画,在打动别人之前,首先要打动自 [复制链接]

1#

真正的好画,在打动别人之前,首先要打动自己,有多少人懂?

01

前言

什么是好画?

好画就是能够打动读者心灵的一副作品。无法打动读者心灵的作品,手法再生动、细腻,也不是一副好作品。

一幅画只有能使读者心灵产生共鸣,他才会发自内心的产生感动,并由衷的欣赏和赞美。

绘画是一门视觉艺术。由于每个人的价值观、审美观、欣赏角度、审美层次都会不同。

所以,同一幅画,有人大为欣赏,就会有人觉得毛病百出,不尽人意,效果反差极大。让每一个人都觉得好,难度太大。

那么,怎么才能获得大多数人的欣赏和认可,就变得很重要了。

因为,一幅画是否有生命力,最重要的就是看,能不能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获得认可。如果连自己都不能打动,又何谈打动大众呢?

02

要想成为好作品,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对所创作的作品要有激情、热情、感情。

绘画作品是有灵魂的,灵魂的融入就在作者创作的过程当中。

这需要作者在创作时要有饱满的热情,心灵的触动,澎湃的激情,全身心的投入到创作之中,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有灵魂,读者也才能感受到那种溢出作品的灵动,跃然纸上的那份触动,才能引起共鸣,从而喜欢上这幅作品。

就像《蒙娜丽莎》,那迷之微笑,倾倒了无数的读者,令人流连忘返,不由得驻足观看。

达芬奇是一名著名的画家,他画的《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两幅作品,让人看了总是会产生无尽的想象。

几百年来,人们一直在通过各种方法进行探索,包括现在用科学仪器进行探测,发现《蒙娜丽莎》有25个秘密,有三十多层,但厚度仅有一个人半个头发丝的厚度,真是不可思议!这没有饱满的创作激情是做不到的。

达芬奇利用自己娴熟的绘画技巧,准确地把握了对人物美感的描绘,再加上在生活中,对人物细微表情的观察体会,最后都细致入微地,展现在了他的作品之中。

现在,研究达芬奇作品的人,数不胜数,为什么呢?这就是吸引力。

为什么有如此的吸引力?他为什么能将一位女性温文尔雅、雍容华贵、落落大方、以及所具有的迷人诱惑力、形象、气质、风度都展现的淋漓尽致?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这幅作品,耗时长达十四年之久,不投入极大地热情、激情和炽热的感情,是不可能坚持下去,并最终完成的。

一副优秀的作品,作者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是常人所无法想象的。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作品就是作者的情人,是作者的孩子,最终完成,就像是十月怀胎,一朝分晚的婴儿,备受作者珍爱,融入了作者无数的感情和心血。

也只有这样的作品才会赢得人们的尊重,受到人们普遍喜爱,引起大家的感情共鸣,爱不释手。这幅作品,才能称得上是一副好作品。

2.好的绘画作品一定会触动你的心弦,是作者有感而发的情绪展现。

大家都知道,艺术品创作,需要灵感,需要能引起与读者之间的情绪共鸣。

就像是一部相声作品,如果作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写出的东西,连自己看了都不会发笑,产生不了笑点,那还怎么指望赢得观众的笑点呢?上台演出,固定是失败的结局。

写一篇文章,如果不是有感而发,而是,交作业,应付差事,那写出的东西一定会毫无感情,读者读之,一定会觉得干巴巴的,毫无血肉丰富,活灵活现之感,食之无味。

弹一首曲子,如果没有投入感情,没有融入自己的情绪,只是机械的按照谱曲弹出调子,观众一定会感受到那种干巴,和敷衍了事,又怎么会与观众产生心灵的共鸣呢?

绘画也是一样,绘制一幅作品,也要投入自己丰富的感情,将自己的喜怒哀乐情绪融入其中,才能使作品活起来,让人看一眼就会受到吸引,触动自己的心弦,产生心灵的共鸣,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称得上是好作品。

03

如何才能使自己的作品成为好作品?

1.首先要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艺。

绘画技艺,是一切的保障,没有过硬的绘画技巧,一切都是空中楼阁,无法落于实地。创作出好作品,也就成了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了。

有了好的技艺,还需要从哪些方面下功夫来打动大众呢?下面接着来谈一下。

2.要学会抓住读者的心。多数读者都是“我看到了什么”,而不是“你想表达出什么”。

一个观众,看到一副作品,给他的直观感受很重要,直观感受能够吸引他,他才会驻足仔细观看,并结合他自己的阅历、世界观、审美观,进行评判、审视,并最终获得情绪、感情的共鸣,认可你的作品。

所以说,读者关心的是“我看到了什么?”而不是从作者的角度去想,“作者想表达什么?”

“作者想表达什么?”

这是到了后来深入思考的问题,或者是专业人士才会去思考的问题,不是大众的思考角度。

“我看到了什么?”

一副好的作品,就应该考虑这个问题,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去寻找和展现一个契合点,从而引起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共鸣,引起读者的兴趣,进而发展到喜欢自己的作品。

否则,你就是绘画技术再好,也只能是徒劳,无人理解,无人喝彩,缺乏共鸣,最终沦落为一幅无人问津的作品。那又怎么可能成为好作品呢?只能是石沉大海。

这就牵扯到了两个问题。

首要问题是先感动自己,这是基础!只有自己先感动了,有了激情,有了创作欲望,才能有创作出好作品的保障。

先感动自己,就像是高楼大厦的地基一样,是一切的基石。

其次就是,如何感动读者的问题,如何找到契合点的问题。两者都要做好,才能成为一部好作品。

3.用“心”创作,才能产生心灵的碰撞。

在世界名画中,无不是呕心沥血,才创作出经典之作。

从荷兰梵高的《向日葵》,法国米勒的《劳动归来》,意大利乔尔乔内的《入睡的维纳斯》,西班牙毕加索的《梦》,俄国克拉姆斯柯依的《无名女郎》,到中国北宋的《清明上河图》,明仇英的《汉宫春晓图》,清郎世宁的《百骏图》。

这些名画作品,都能调动起读者的情绪,吸引人们丰富的想象,引人入胜,引起心灵的共鸣。

同样,这些作品也都是作者呕心沥血之作,无一不是作者用“心”画出来的。

所以,才能成为世界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被人们代代传承,成为瑰宝。

中国著名画家徐悲鸿,在年发表的《新艺术运动之回顾与前瞻》一文中写到:“夫人之追求真理,广博知识,此不必艺术家为然也。唯艺术家为必需如此,故古今中外高贵之艺术家,或穷造化之奇,或探人生究竟,别有会心,便产杰作”,“艺术家应更求广博之知识,以美备其本业,高尚其志趣与澄清其品格”。

从中可看出,艺术家需要多么用心去学习、创作,才能成长为艺术家,其中耗费的心力、时间,不能用常理计算。

许多教艺术的老师,要求学生写生,都要将一草一木,一石一鸟,当成是自己的情人来看待,才能画出合格的作品,可见,画一副作品需要多么用心才行。

用“心”创作,才是沟通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才是使自己的作品成为好作品的真正诀窍。

个人观点,欢迎点赞、收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