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聖心書院》
志道
樂學
博文
約禮为什么要学习《易经》1、我们读《易经》有什么用呢?大体上我们都会笼统地说《易经》是智慧的结晶,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人生的智慧。2、我们从读《易经》学会一种“感应”的能力。因为《易经》讲感应,“感”是由外来而触动你的心灵,“应”是由你的心灵发出一种合理的应对。感应是一种很巧妙的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必须是活泼的,也可以是说柔软的,对于周遭的人事物才会有所感,心中也才会有所应。3、《易经》用"象征"的手法来表现,象征的意义是无限的,所以读完一部《易经》就仿佛经历了一辈子,读了六十四卦,就仿佛把人类的命运走了一趟,过了一个地球史,甚至可以过了一个宇宙,这比看小说还要精彩。4、阳代表积极、阴代表消极,所以当我们读《易经》的时候可能会领受到一种启发,就是要有积极的、阳刚的精神;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虽然“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人道既然效法天道,乾、坤要并建,才是完整的人格,但是整部《易经》的结构摆明了乾卦在先,坤卦在后。5、我们人生也是这样,乾譬如理想,坤譬如功业,理想必须由功业来实现,但毕竟理想为先为要;所谓“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又譬如完整的人格是既要有阳刚的精神,又要有温柔的态度;但是,毕竟是以阳刚积极为主。多读《易经》,必定能读出这种精神,一个人就比较能光明、爽朗、向上、积极!《易经》最大的作用是占卜吉凶吗6、有人一听到《易经》,就想到算命,这样认识《易经》,也并非没有道理。我们如果细想人类为什么喜欢算命,就会发现其中有很积极而深刻的意思,因为对于"命"的探求,其根源乃出自于人类心灵求完整的本性,人不安、不满于现实,他想要了解整个世界,想要了解整个宇宙,至少是要了解自己整个人生。7、听说孔子曾读易经,但孔子不走算命的路,这不表示孔子一定否定人生有命,而是如果人生有命,而且命可以算出来,请问你要遵从算出来的命呢,还是不遵从?最后,我们可以推出"算命无用论”,因为它如果算准了,你本来就要这样,你何必算?它若算得不准,你更白费心机。算命只有准跟不准两个可能,现在,准也没有用,不准也没有用,你又何必算呢!如果对人生有深度的思考,人生只剩下最后一条路,就是做对自己,做好自己,每一个当下都做对了,都应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人生就没有不安与惶恐!你不必去算命。凡是走君子之道,必定是吉,凡是走小人之道,必定是凶。一个人自己可以随时算自己的命,而且是最难最可靠的算命!8、读《易经》不是为了趋吉避凶,它以善为吉,以恶为凶、以君子为吉,以小人为凶。我们只要做君子就行了,君子只要让心灵随时回归光明就可以了。这样,就不只是把人做好了,而是以人的仁义来贯通天地的阴阳刚柔,这个人在天地之间叫作顶天立地!希望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要读读《易经》,多多少少从读《易经》受益。不过,再交待一次,最好的是我最先说的―请你先把《易经》多读、熟读,最好是把整本《易经》全部背诵,必定让你终身受益!如何学习《易经》9、清末民初有一位易学专家杭辛斋先生在他的《易学笔谈》序言上说:有人问他读《易经》的方法,他说:"不读经,看注无益也",又说"不熟读经,看注仍无益也。”一个人想研究《易经》,如果没有把原文读得很熟,光看注解,是没有什么益处的。像《易经》这本书,不止是要读熟,照杭辛斋的建议是要全本背下来,背得滚瓜烂熟,这样才可以说是读《易经》。把这些经文背熟之后再去看注解,或听人家讲解,才能受益,要不然统统没有益处,都是虚假的功夫。我想,读《易经》是如此,读所有的经也应如此。10、研究《易经》的人们认为一个词、一个字都不能够放过。唯有全书烂熟了,才能时时“玩索”,而有所得,在错综复杂中看出脉络分明;凡是想学《易经》的人,必先全文背诵,这是基本工夫,这是古人的教学传统。11、作为一个大学生,如果要去读《易经》,一般人都会劝你先从义理进入,其入门最容易;所谓的“程传朱义”,就是程伊川的《程氏易传》和朱熹的《周易本义》,可以从这两本注解着手。其实,中国人要读中国书是不难的,中国人也应该读点中国书,才不会对不起自己的祖先,才不会对不起自己。不止是《易经》,对于所谓的五经四书这些基本的经典,代表中国传统智慧的这些书籍,其实都应该多少涉猎。而怎么去涉猎呢?刚才讲过很简单,先去读,然后再拿注解来看。先看一本、两本注解,越看越多,你会发现原来经典也不难。想读《易经》,就依我的建议读去,不需要太久,人人都可以做一个小小的易学专家。更多内容见王财贵教授《易学与人生》、《易经讲课录》书院简介儿童经典教育简介
儿童读经,就是在儿童记忆的黄金年龄0-13岁,读诵终生受益的文化——中西方经典。包括经典文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诗经、易经、老子庄子、圣经、仲夏夜之梦、莎士比亚文学经典等)、经典音乐、经典书画等,从而奠定一生学问智慧的基础!
東莞《聖心書院》
东莞《圣心书院》是一家全日制寄宿经典书院,现联合东莞佳华学校,开设经典诵读教育实验班,面向全国招生,学生每日诵读大量经典并同步学习体质课程,可以建立或转入学籍。
东莞东城佳华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民办学校,现有小学和初中在校生余人,旁设幼儿园。
佳华学校占地面积㎡,建筑面积㎡。校园建设区域分明,布局合理,庭院式建筑气势恢宏,教室宽敞明亮,有米环形跑道田径场、室内外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文化广场和科普园地等,更难得的是,学校早已实施经典诵读教育,是全寄宿制标准化学校!
诵读经典、传承文化,欢迎有志之士送子弟就读佳华中小学,我们将一以贯之与各届同仁追寻教育的理想!
办学宗旨
以“开发人性,启迪智慧”为办学宗旨,重塑教育根本,回归传统,回归书香,培育英才为教学目标。
“志道乐学博文约礼”是东莞圣心书院经典教育院训。期望通过学院教育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更能为承继中华文化及世界各民族智慧奠定基础。期待他们当中能有一批能承继中西数千年智慧,重铸新一代人类文明。
办学特色
一、小学体制课程与国学经典相融合,兼学英文经典;
二、礼乐教化,陶冶学生知礼、守礼、懂礼的高尚情操;
三、因材施教,高效数理学习模式,快速提高学生各科成绩;
四、美术经典、音乐经典作为环境布置和艺术熏陶;
五、武术经典增强学生体质作为部分体育课程;
六、习劳、农耕培养学生感恩心与恭敬心,身体力行,知行合一;
七、心灵成长培养学生专注力与定力,定能生慧;
八、全日制寄宿管理,培养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课程介绍
书院全部课程围绕“中文经典”、“英文经典”、“数理经典”、“音乐经典”、“美术经典”、“太极、八段锦、易筋经”等武术展开全课程体系,在完成东莞市教委规定的小学基础课程之外,通过大量经典的熏陶,陶冶孩子的高尚情操,最终培养出汇通中西、德智兼备、知行合一的全人格人才。
招生对象
体制经典班:面向全国招收6—15周岁适龄学生;
书院经典班:面向全国招收4—16周岁学生;
圣心书院
一个人的志气决定了他的一生,特别是正在读书时期的孩子。读书为明理,为明志,而非为谋份工作。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其一,在读书的年龄,读书即为是本。其二,在人世间,为人处事,做人即为是本。其三,在众说纷纭的时代,唯大浪淘沙,以岁月沧桑检阅中依然流传的经典为本。故今儿童读经教育,为固本培元。
故圣心书院为此理想,招收4~16岁的学员,以入学文礼书院为目标,以培养成为时代与国际人才为志。
文礼书院的教育,十年!
前三年,融汇贯通他肚子里的那几十万字的中西文经典;再三年,博览古今中外重要的人文、科技专业著作,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博古通今,文贯中西;后三年,建学问之体系,对人类各科各类学问总体把握;这十年间,又有古琴、书法、武术、中医之必修课程的薰习,以有数艺于一身,涵养性情,成此全才,不负此生!
有了这十年,家长对孩子的人生还有何愁呢?
来圣心书院的孩子就是要去这样的地方。
在书院的这几年:学生只有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要披星带月,起早贪黑,吃得寒窗与酷暑之苦。但却能读得滋滋有味,乐此不疲。
这样的孩子不多啊,但是我相信一定有!
书院要培养的就是有此志向的孩子,愿能感召来的是有远见不愿辜负孩子一生的父母。孩子不一定要闻达于诸侯,但读了经的孩子生命中自有光明,生命中无论是什么境地,依然能安定、自在,乐得其中。穷能独善其身,达能兼善天下!这样的父母不多啊,但我相信一定有!在读书的黄金年龄,读最有价值的书,从此开启一生的幸福。这些孩子,有书相伴,不屑于电子游戏、电视、网络等无聊之物,积极向上,身心健康,有志气有理想,
这些孩子,十几岁便熟背四书五经,能阅览《史记》、《资治通鉴》、外文名著等等,遍览人间嬉笑怒骂,晓世事之百态,知国家之兴衰,胸怀天下
这些孩子,十年书院的学习,不说学富五车,就是那一身的技艺——古琴、书法、剑术、弓道、瑜珈、养生医学为书院必修的课程,且皆延明师教授,能“依于仁,游于艺”
这些孩子,二三十年后,分布世界各地,成为各个领域的佼佼者,互相勉励,互帮互助,心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之境这些孩子,四五十年后,回想当年,三更灯火五更天,朗朗读书声,不负青春不负天!
以此文书予天下有远见与胸怀之父母,共同努力,给孩子一个可期许的未来,一个幸福的人生。
王教授之言
在数千万读经儿童中之尤佳者,既已长期浸润于圣贤典籍之中,知书达礼,好学能思,实具备了以德慧为本,兼通古今、融贯中西的潜力。待其年龄渐长,实应给予安定适宜之所在,教以解读经籍,以充实其义理见识,然后辅以中西文、史、哲学,乃至各门学理之研读,滋长其学养才华。师友相伴,经过长年安心的进德修业,或可期望成为具有时代性与国际性的人才。三、五十年之后,此种人才,如能出现数百个或数十个,乃至只有数个,已足为我民族,为此时代肩负文化再铸的使命。纵不成人才,出入社会,不论执教、从*、经商,行医、游艺等,皆可为各行业之君子人物、领袖人物。本书院即为本时代的国际人才及社会的君子领袖之培育而规划。——王教授《文礼书院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