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兰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汉宫春晓图浮笔勾勒,演绎镜中画中画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比较好专科 https://m.39.net/disease/a_n4uu6pp.html

慕亭衣

看一本书,我们会被书里的内容吸引。

欣赏一幅画,我们会被画的内容吸引。

为什么?

这是因为内容做得好,引人入胜。

咱们中国出了好多画家、诗人,他们所留下的这些作品便成为了无上财富。

今天,咱就来欣赏一幅古画,历经了六百多年,这幅画到底蕴藏什么样的魅力一直吸引着无数人去了解?

01平民出身的画家

今天要分享的这幅古画的画家便是仇英。他的出身可以说在历史上是非常稀少的。

仇英(约年—约年),字实父,号十洲,原籍江苏太仓,后移居吴县(今苏州)。

仇英是油漆匠出身,这也导致他对色彩特别敏感,所作的画都是色彩艳丽的重彩画。

他还有一个大头衔,便是和沈周、文征明、唐伯虎并称“明四家”。

沈周、文征明、唐伯虎都是才子,而早期的仇英仅仅是一个为一些有钱人的家里画一些建筑物上的彩绘赚取些生活费,后来才开始卖画的。

仇英的成名之路相对坎坷的,他会临摹宋代的画作以此来练习自己的画画技能,但不得不说,他所临摹的画作几乎可以乱真。

你想想,寒门出身,从一个漆工,到“明四家”,他所下的功夫非一朝一夕的。

仇英的山水画多学赵伯驹、刘松年,发展南宋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的“院体画”传统,综合融会前代各家之长,即保持工整精艳的古典传统,又融入了文雅清新的趣味,形成工而不板、研而不甜的新典范,还有一种水墨画,从李唐风格变化而来,作界画楼阁,尤为细密。

仇英擅人物画,尤工仕女,重视对历史题材的刻画和描绘,吸收南宋马和之及元人技法,笔力刚健,特擅临摹,粉图黄纸,落笔乱真。尤善于用粗细不同的笔法表现不同的对象,或圆转流畅,或顿挫劲利,既长设色,又善白描。

人物造型准确,概括力强,形象秀美,线条流畅,有别于时流的板刻习气,直趋宋人室,对后来的尤求、禹之鼎以及清宫仕女画都有很大影响,成为时代仕女美的典范,后人评其工笔仕女,刻画细腻,神采飞动,精丽艳逸,为明代之杰出者。

02后宫生活五彩缤纷

这幅画叫《汉宫春晓图》,画如其名,画的几乎都是后宫的女人。

以前看的宫廷剧,几乎反映的是后宫女人的命苦,但是这幅画颠覆了我对后宫女人的认知。

此画中后妃、宫娥、皇子、太监、画师凡一百一十五人,个个衣着鲜丽,姿态各异,既无所事事又忙忙碌碌。而且这幅画融入了各种文人式的休闲活动:包括妆扮、浇灌、折枝、插花、饲养、歌舞、弹唱、围炉、下棋、读书、斗草、对镜、观画、图像、戏婴、送食、挥扇等。

可见后宫的女人们每天的生活不会无聊乏味,还更加有趣。为了融入这么多内容,展现更加真实的后宫女人的生活样貌,这幅画也算是恢宏巨制了。

场景壮阔,人物众多,所以篇幅需要很长,纵30.6厘米,横.1厘米。

这幅画具有很重大的价值,详尽的记述了中国汉朝时期仕女汉宫景象,画中的人物各司其职,一派和谐的画面。

画中最大特色就是房子喝院子把画面一分为二,一排排的宫廷房屋从右向左贯穿于画面,但是房屋的一半只露于画面上,没有画出房顶,院子喝房屋各占面积的一半,这种构图使得画面的横向空间增大。

我们再看到画面的入口,一扇半开半掩的大门,高高的院墙上装饰着华丽的琉璃瓦,门前还立着一块太湖石。

走进院内,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池塘。有两个仕女喝和一个男童正靠在池塘边的护栏上,俯身欣赏着池中的浮萍喝低飞的白鹭,多么惬意,多么静谧。

身后还有两只孔雀在觅食。翠绿的羽毛,纤细的身体,看着这两只孔雀养得好,精神劲足。

往前看,是一处十分空旷的院落,有仕女在打理花草、有妃嫔站在一块儿聊天、有的是走着走着遇到了相熟的人在互相打招呼,看着真是一派和谐的画面。

以上这些观察到的内容也只是整幅画的局部,画卷长,仕女多,既然此画叫《汉宫春晓图》,那么汉宫春色,在景,更在景中人。

既然描绘的是后宫的女人们,那她们喜欢的扇子更是缺不了的。画卷中的画便出现了16把,其中有15把是团扇,有大有小。

扇柄有长有短,长柄扇由侍从为地位更加尊贵的人引风遮尘。另外,不是团扇的那一把叫羽扇,形状像翅膀。

不对称的样子倒与“便面”有几分相似,却又像极了“百变小樱”里的魔杖。

这里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有一个仕女拿着扇扑蝶的场景,很是生动有趣。那姿态无不显示着欢愉。

03“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通过《名画里跳出来的中国故事》这本书,我知道了《汉宫春晓图》这幅画的故事,而仇英通过这一幅画火遍了整个画坛,相信这是所有人的梦想,可望不可即。

似乎大部分画家都是稍微出身好点的,但仇英却是那一个出身低微,可他也用他自己的能力向我们展示了凤凰涅槃后重生的姿态。

是的,他火了。在过了六百年后,我们依旧在欣赏他的画作,还不断的有新的发现。

《汉宫春晓图》是仇英平生得意之作,在中国重彩仕女画中也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甚至成为当时仕女画的时代典范,对后来的仕女画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他将自己的青绿山水和亭台楼阁技法作为仕女画的背景,增加了画面的生活情趣,以及将古人法度和明代风格融合在一起,追求文人的古雅蕴藉,形成仇英自己独具风格的一派仕女画创作,成为明代工笔人物画的典范。

对明代人物画有挽衰振弊之功,对后来的尤求、禹之鼎等人都有直接的影响。

《汉宫春晓图》大约于嘉靖十九年至二十三年(—年)间创作完成后,经由明代收藏家汪爱荆等人所鉴藏,后于隆庆初年被项元汴所购得;至清代时,于康熙五十二年(年)三月,作为恭庆康熙六十大寿的贺礼进入清宫廷,著录于《石渠宝笈》卷十五。

现在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感兴趣的朋友有空到现场观看下,当然也可以通过《名画里跳出来的中国故事》这本书欣赏。

《名画里跳出来的中国故事》这套书的封面设计却真的称得上新颖、奇特。四本书的封面颜色分别是红、绿、黄、蓝,对应的主题分别是“耕读传家”“人生百态”“王朝兴衰”“文人雅士”。

对于儿童,还有喜欢历史,但又不喜欢看那些文字较多的历史书的书友是最合适不过了。

故事五花八门,异彩纷呈,包括古人观察昆虫的故事,古代宠物的故事,历史人物故事,王朝更替的故事,衣食住行的故事,以及大师们所经历的形形色色的故事。

一边欣赏绘画大师的传世名作,一边读故事。增加记忆还更容易理解。

#名画里跳出的中国故事#

(全文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